2021年5月31日19時,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于成都校區(東區)238教室開展了一場由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田美教授講解得關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學習與體驗主題講座。

天府論壇現場
講座伊始,田美教授向大家概述了本次講座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全球化的定義和影響,跨文化能力的意義,以及中英留學生的跨文化學習和適應經驗的比較。
首先,田美教授提出了全球化并不是當今社會的新現象,早在公元1200年前,絲綢之路的出現為全球化奠定了基礎。另有學者認為,如今的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它加劇了人口間的相互作用,在文化方面,全球化代表著不同文化間的思想,價值觀以及藝術的表達方式間的交流。
緊接著,田美教授為同學們講解了跨文化能力的意義,提出未來的勞動力要求大學畢業生具備跨文化能力,全球化視野和多樣化的國際工作經驗,這都將成為公司招聘的要求。同時,人們日常生活已對跨文化交際的要求越來越高,更突出了學會跨文化能力的必要性。
其次,田美教授講述到在2002年,西方與中國對待學習文化的差異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方國家的大部分學者會在課堂公開提問老師,積極表達自我,他們為自己學習,熱愛思考;儒家學子們則尊重學者,擅長進行私下提問,接受長者的知識傳授。田美教授為大家補充了跨文化的發展模式,一種是以種族為中心,從起初否認到后來的防御心理,最后進入保護的階段;另一種則以民族關系發展為主,從接受到適應,最后進行整合。緊接著,田美教授指出,在對各國留學生的采訪中,中國和英國的經驗有著廣泛的相似之處,但具體表現形式有很大的差別,這都受到環境、家庭以及社會的影響。
最后,副校長黃慶總結到,在全球化進程的發展下,全球命運共同體的時代里,各種文化的融合與沖突不可避免,天府學子們在學習的同時,應抱著對其他文化了解的心態,促進跨文化的發展,世界才能更好的發展。
通過此次講座,同學們對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并知道了如何更好得進行跨文化的交流。在今后人生的成長當中,天府學子們將以更寬廣的視野來思考今后學習的目的。
校團委、學生會宣聞中心:查佳越
責編:蒲虹宇
2021年6月2日